-
我国工艺美术历史脉络
-
原始社会:
- 陶瓷:彩陶、黑陶、几何印纹陶;仰韶文化、马家窑文化、齐家文化、辛店文化
- 河姆渡文化:陶器、骨器、木器
- 瓜菱形木胎漆碗:最早的漆器,把漆器制造工艺提前到六七千年以前
- 瓜菱形木胎漆碗:最早的漆器,把漆器制造工艺提前到六七千年以前
-
商周:
- 陶瓷:普遍发展:灰陶、樱桃、白陶、釉陶(原始瓷器、瓷器的萌芽)
- 青铜:辉煌成就
- 商:青铜酒器十分发达
周:为礼乐制度服务,长篇铭文 - 铸造工艺:浑铸法、分铸法、失蜡法
- 装饰:刻纹、焊接、镶嵌、鎏金
- 商:青铜酒器十分发达
- 玉石:十分精美(殷墟妇好墓)
-
春秋战国:
- 陶瓷:较大发展
- 彩绘陶(vs彩陶)
- 原始瓷器得到发展
- 陶塑:陶俑、瓦当
- 青铜:从礼器为主向生活实用方面发展
- 莲鹤方壶
- 宴乐狩猎攻占纹壶
- 莲鹤方壶
- 漆器:得到很大的发展
- 纺织染织:普遍迅速发展
- 湖北江陵楚墓
- 龙凤虎纹绣
- 陶瓷:较大发展
-
秦
- 陶瓷:
- 陶器:普遍、品种多样
- 陶塑:兵马俑
- 青铜:秦鼎
- 漆器:
- 漆绘木梳篦
- 漆绘木梳篦
- 陶瓷:
-
汉
- 陶瓷:
- 浙江:最早的瓷器
- 铅釉陶、青釉陶、彩绘陶较大发展、画像砖、瓦当、陶塑(说唱俑)
- 铜器:
- 博山炉
- 铜镜:连弧镜、草叶镜、日光镜、规矩镜、画像镜、方铭镜
- 铜鼓
- 博山炉
- 织绣:经锦、辫绣、印染
- 漆器:九子盒
- 陶瓷:
-
三国两晋南北朝(战乱、宗教化、佛教题材)
- 铜器:逐渐低落(铜佛像)
- 陶瓷:青瓷、黑瓷(德清窑)
- 鸡头壶、瓷尊、虎子、唾壶、魂瓶
- 仰覆莲花瓷尊(北朝)
- 织绣:蜀锦、绣佛像
- 漆器:相对减少,仍有所发展
- 夹纻(zhù)造像:用漆把布料粘在泥模上,干后再去掉泥形成的像
- 绿沉漆:一种暗绿色漆
-
隋
- 陶瓷:
- 白瓷
- 双龙柄尊
- 丝织:胡王锦
- 陶瓷:
-
唐:
- 陶瓷:
- 青瓷:越窑、长沙窑、鲁山窑、唐三彩
- 白瓷:完全成熟
- 装饰工艺:绞釉(在釉料中调入着色料,利用二种色料不易溶的作用,略加搅动后施于坯胎上)、绞胎(两种不同颜色的胚料组合)
- 铜镜
- 金银器、预期、石刻、漆器(剔红)、编织
- 家具: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过渡阶段
- 木画
- 陶瓷:
-
两宋(典雅平易、造型质朴,显示材料特点、格调高雅,意趣+理性美)
- 陶瓷:卓越成就、名窑遍布
- 河北曲阳定窑(白瓷)
- 河南宝丰汝窑(青瓷)
- 陕西铜川耀州窑(青瓷)
- 河南钧窑(青瓷、青色+紫红斑块)
- 官窑(青瓷、紫口铁足)
- 龙泉窑(青瓷;哥窑-开片釉、弟窑)
- 建窑(黑釉茶盏)
- 磁州窑
- 吉州窑(树叶纹、玳瑁釉)
- 辽金陶瓷:鸡冠壶、凤首瓶、牛腿瓶
- 河北曲阳定窑(白瓷)
- 铜器:有所发展,仿制商、周
- 丝织:提花、印金、刺绣、彩绘(服装衣襟、下摆、袖口、裙边)
- 缂(kè)丝、刺绣:逐渐成为书画的载体,向欣赏品发展
- 陶瓷:卓越成就、名窑遍布
-
元(南北统一,战后新发展)(豪放、粗中有细、吸收融会外来文化)
- 陶瓷:
- 景德镇成为制瓷业中心
- 青花
- 釉里红(始创阶段,呈色不理想)
- 以制作大件著称——制瓷工艺技术有所提高
- 染织(织金锦)
- 纳石失(外来)
- 金段子(本土)
- 金银器:制作工艺得到发展(贵族重视使用),生活日用器物为主
- 漆器:
- 雕漆,戗(qiàng)金,螺钿(diàn)
- 剔红、剔黄、剔黑、剔彩
- 明
- 陶瓷:
- 景德镇
- 永乐甜白
- 宣德青花
- 成化斗彩
- 嘉靖、万历五彩
- 白瓷(福建德化)——“中国白”
- 紫砂陶器(江苏宜兴)
- 丝锦——缠枝花
- 刺绣——顾绣(善绣书画名品)
- 金属工艺:
- 宣德炉
- 景泰蓝
- 宣德炉
- 漆器:
- 果园厂——官营生产机构(永乐时)
- 黄大成《髹饰录》——著名漆艺专著
- “明式家具”
- 雕刻:
- 陆子冈玉雕、竹雕、犀角雕、桃核雕……
- 陶瓷:
- 清(技术高超,过于追求技术,技术大于艺术水平)
- 陶瓷:景德镇为中心,规模庞大,种类多样
- 染织:南京云锦、四川蜀锦、广西壮锦
- 印花布:蓝印、彩印
- 刺绣:苏绣、粤绣、蜀绣、湘绣、鲁绣、京绣
- 漆器:雕漆、螺钿、脱胎漆
- 雕刻
- 玉器:白玉、黄玉、青玉、墨玉、水晶、珊瑚、玛瑙……
- 石雕、牙雕、竹雕、木雕
- 泥塑、面塑、油泥塑
-